B类
穗水函〔2016〕1171号
郑劲平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深化广州市水环境整治,加快赤岗涌等污染治理》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环保局、海珠区政府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河涌情况
(一)赤岗涌存在问题。
1、赤岗涌位于珠江前航道南侧,连接前航道和黄埔涌,全长2.1公里。2005年和2010年海珠区分别对赤岗涌进行了堤岸整治、清淤,并对新电视塔广场段和珠江帝景段425米进行河道拓宽。但由于水闸运行调度存在不尽合理,造成河涌水动力不足,水体不能及时置换。
2、赤岗涌已根据规划进行全线截污。但道路施工时损坏污水管线,造成污水管道有4处破损漏点。另外由于服务范围内的实际运行水量超出规划水量,广州大桥5号泵站一直超负荷运转,造成上游管网运行水位偏高,因此南岸珠江帝景苑紫龙府桥边拍门井在用水高峰期或者雨后有出现溢流的现象。
(二)海珠区其他河涌情况。
截止至2014年,海珠区已实施整治的河涌32条,整治总长69.6km,占内河涌总长的60%。主要采取堤岸加固、清理淤泥、新建水闸泵站、河涌拓宽、调水补水、生态修复及沿岸设施修建养护等方式实施河涌整治。
这32条已实施整治的河涌大部分已经截污或部分局部截污,但由于局部截污的河涌仍有污水直排入涌,造成水质黑臭。目前已实施整治的32条河涌中,石榴岗河、淋沙涌等其余17条河涌水质一般或较好,但仍有康乐涌等15条河涌水质出现黑臭。
二、河涌整治工作进展
(一)赤岗涌整治进展情况。
为解决赤岗涌存在问题,各部门开展赤岗涌的整治。一是市净水公司责令有关单位已修复了受损污水管。二是市水投集团把广州大道5号泵站扩建项目列入《海珠生态城河涌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计划2017年实施。三是海珠区政府将改善水闸运行调度,提高河涌水动力,利用珠江前航道潮汐实现赤岗涌涌水置换,四是海珠区政府加强日常河涌管理工作。
(二)海珠区其他河涌整治进展情况。
1. 在依据《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基础上,海珠区政府编制了《海珠区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同时针对每一条河涌的不同情况编制了《海珠区74条河涌一涌一策治理工作方案》,为每条河涌量身打造一套治理策略。计划2016年底前完成河涌整治37条,2018年前实施整治河涌20条,加上已完成整治的河涌,力争2018年实现全区74条河涌全覆盖整治。
2. 市水投集团计划对污水主干系统进行构建完善,从总体上提高海珠区污水系统转输与处理容量,确保污水系统主干管处于良好运行条件,为河涌截污与综合治理提供基础,充分发挥现有截污系统及污水收集支管的功能,主要实施内容归纳为“一横一纵,一厂一泵”,包括:结合环岛路工程,同步实施环岛路总管工程;结合广州大道拓宽工程,同步实施广州大道主干管工程;同时实施广州大道5号泵站扩建工程和沥滘污水厂扩建工程。
3. 海珠区政府计划河道清淤21.746千米,河道连通1.2千米,堤岸整治8.987千米。为增强水动力,将新建补水管线2.4千米,补水泵站1座,更换补水泵10台,新建水闸3座、排涝泵站2座,新建跨涌盖板1800平方米。
4. 控源动真格,部门严执法。今年6月3日至7日,海珠区组织水务、城管、工商、食药监、安监、街道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累计出动15批次,约1900余人次,对大塘涌沿岸违章搭建的摊档、食肆等违法建筑物进行了查处、取缔、拆除,清理乱拉、乱挂108宗、乱张贴约200平方米,拆除沿岸违章搭建124处,清理违法建筑物2375平方米。大塘涌现已完成整改,河涌两岸恢复原貌。
三、河涌整治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一是亲自部署、实地调研。书记、市长先后实地调研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情况,并召开全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推进会,具体部署全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二是健全机制、加强协调。成立了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并设立了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市治水办)。三是编制简报、上传下达。按照市领导要求,编制了《广州水务简报》,有效推动全市水环境整治和黑臭河涌治理工作。
(二)深入学习先进治水经验。一是考察学习江、浙等地治水经验。考察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管理、城中村污水治理等水环境治理的经验做法,学习借鉴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治水理念,用于指导我市治水工作。二是开展治水技术交流。3月11日、6月28日,市水务局先后邀请住建厅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召开“污水处理技术交流会”、“环保清淤及污泥处理技术交流会”,广开言路,深入探讨我市治水工作。三是编制治水技术文件。编制《环保清淤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厂内干化减量技术标准》、《广州市城中村治污技术指引》等,用于指导具体工作。
(三)印发实施系列文件指导落实治水任务。一是印发实施工作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实施《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整治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治水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职责分工和责任人。二是下达任务书。6月12日,向各区政府和市水投集团颁发了《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任务书》,要求各区与镇(街)签订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基层和各责任部门。三是完善整治方案。在原有水更清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各区按照“以流域为主体,以河涌为单位”的总体思路,要求在9月底前完善黑臭水体治理总体方案。目前,海珠区已完成;白云区和花都区正在开展城中村试点改造工作;其他各区亦在稳步推进方案完善工作。
(四)强力推进污染源防控并督促整改。截至6月底,我市累计向各区及相关单位发出督办通知648份,交办问题涉及工业废水排放32宗、养殖污染62宗、沿岸排水设施252宗、违法建设128宗、建筑废弃物21宗、河道堤防维护49宗、生活垃圾104宗;已完成整改280宗,完成率43.21%。重点拆除了海珠区大塘涌岸违章搭建124处,清理违法建筑物2375平方米;停业整顿了白云区流溪河岸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共有36家农家乐;封堵珠江和流溪河沿线非法排水口69个,从源头上遏制污水直排自然水体等一系列污染源查控工作,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进一步压实压细河长职责。一是落实河长制。我市于5月31日印发实施《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将市、区、镇(街)、村(社)四级“河长”职责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明确水体养护单位及其职责、绩效评估机制、养护经费来源等。二是组织专题培训。市治水办于6月24日举办首期“河长”培训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广州市河涌治理现状、实施方案解读、河长职责、责任追究等。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正在草拟《广州市“河长制”考核办法》,将《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工作任务书》作为河长考核制度的依据,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四是建立追责机制。市纪委正在研究制定《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力图做到既能激发各级部门的治水积极性,又能实现有责可问、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六)打响城中村攻坚战务求实效。已印发实施《广州市城中村治污技术指引》,以“全面截污、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为原则,指导黑臭水体流域内城中村治污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车陂涌流域9个城中村治理方案,正在推进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工作;已选定白云区大源村、永泰村,花都区新和村作为城中村治污试点,已完成技术方案初稿,正在完善深化,力求早日形成经验向全市推广。
(七)极力营造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舆论氛围。一是推出“广州治水APP”。搭建一个实现公众互动、河长履职、水质效果展示等功能的信息平台,通过建立举报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四个机制,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二是建成“广州水务”微信公众号。传递水务资讯,服务市民生活,加强公众参与,促进人水和谐。三是组建“广州市水务应急调度监控中心APP”平台。该平台实现水务应急事件上传、分类、调度、执行、结果反馈、综合统计等,可有效提升水务应急处置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推进河涌截污,统筹实施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生态水城建设方案》等文件要求及排水、河涌水系整治相关规划,推进实施各项任务,实现我市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安全的持续改善,主要重点工作如下:
(一)加快解决河涌“脏、黑、臭”等诸多问题,按照国务院“水十条”、《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通知》(建城〔2015〕130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黑臭河涌整治工作。制定了《广州市海珠区黑臭河涌治理方案》,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城市建成区总体消除黑臭水体。
(二)加大污染排查力度,完善截污管网,推动调蓄池和初雨处理设施等新型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提高新建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标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初雨和溢流污染。
(三)由于河涌流经的城中村村内建筑密集、人口众多,沿河建筑排污管未接入市政管网,产生的生活垃圾、废弃物等污染河涌。小作坊、小工厂众多,工业废水偷排河涌。违法建设查控不力,占压河道现象普遍,截污工程实施困难。因此解决河涌“黑、臭”问题,除了完善截污管道,由属地政府负责,开展黑臭河涌流经村庄的治污方案前期研究工作,并从严、从快依法打击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违法建设、违法排污、违法居住,把污染源消灭在源头;切实加强城中村日常管理与河道保洁工作。
(四)加快推进沥滘污水厂三期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五)继续加强推进河道水质巡查各项工作,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内污染源查控及其交办、督办等工作,加大问题的整改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水污染物的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从严从重查处故意偷排等违法行为。督促海珠区水闸管理单位,加强对磨碟沙闸的日常管理和运行调度,协调海珠区城管局,加强赤岗涌的日常保洁工作。
(六)对区域内其他非黑臭河涌,由海珠区政府加快完善截污纳管方案,尽快完成流域内未截污部分的截污,保障河涌水质逐步提升。
我们将从工程规划、评估、设计、建设、效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河涌治理工作。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治水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广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给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我局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努力改进并做好相关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