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广州市河长办向全市河湖长发出2022年的感谢信,感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肯定了过去一年间取得的耀眼成绩,展望未来,继续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奋进。
感谢信全文
全市各级河长、湖长:
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河长、湖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广州迎来水环境治理的全面提升!
麓湖秋色
永和河
一年来,我们以人为本深化治水。广州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民调显示,2021年市民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达75%(较2016年上升32个百分点);市人大评议治水001号议案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获得代表们37票满意、2票基本满意的好成绩;创新推行河道自然水位运行、再生水补水等低碳生态治水举措,珠江天字码头、猎德涌、沙河涌、石井河等中心城区河涌呈现白鹭成群景象,相关经验被《中国环境报》刊发;面对罕见东江旱情,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抗旱防咸保供水;累计建成碧道821公里,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碧道项目荣获多项世界大奖。
海珠石榴岗涌
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源头治理。深入推动市总河长令第9号、第10号,实施443条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改造和75条劣Ⅴ类一级支流攻坚行动;新建污水管网1497公里,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91.03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二;推行网格化治水,清理整治污染源3642个、“散乱污”场所约4000个;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83宗,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拆除涉水违建197.86万平方米;全市河长巡河52.2万次,解决问题2.2万宗;累计完成1332条河道(共5038.44公里)和52宗湖泊管理范围划定。
一年来,我们营造浓厚治水氛围。围绕中国水周、科技周、世界环保日开展治水科普进校园、大湾区民间河长沙龙等19场公益活动,组织全面推行河长制5周年“六个一批”宣传活动,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全市在“i志愿”注册的巡河护河志愿者达21.3万人,累计志愿时长约57300小时,11262名民间河长活跃在治水一线,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深入人心。
民间小河长巡河
榄核河
在疫情影响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离不开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治水方针,走出一条低碳生态治水之路;离不开全市治水工作者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善作善成,实现了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治水格局。在这里,向您真挚地道一声:辛苦了!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奋发再启程!未来,让我们继续在“十四五”新征程上携手并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最后,祝您虎年吉祥、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广州市河长办
2022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