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007485821N/2024-00786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水务局 成文日期: 2024-12-17
名称: 广州市水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1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水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4-12-18  浏览次数:-

  2023年,广州市水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深入推进市“621”水务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坚决扛起广州担当、贡献广州力量。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奋力开启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27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45项。局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调研130余次,推进200余项调研成果转化。5月10日,省委第一巡回指导组黄汉标组长带队调研我局内涝防治、智慧水务等工作,充分肯定我局自觉扛起治水兴水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开好省委巡视整改和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持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强建优水务铁军,大力选拔优秀干部,推进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竞争择优,首次实现我市水利水电专业全资格全专业职称评审。优化落实流域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相关工作界面。做好对口帮扶,落实毕节黔西市新仁乡集镇污水厂资金,和龙岩市水利局签订对口合作框架协议。

  (二)筑牢水安全屏障,有力夯实城市平稳发展新基座

  一是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落实全市水务设施防汛责任人,建立党政领导、技术、巡查负责人等“三本台账”。针对内涝风险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明确党政、技术、养护“三个责任人”,督促各区防汛“三个责任人”实现全覆盖培训1045人次。组织做好排水管网、泵站、闸门等设施维护,对内涝点周边雨水口、管网做好“一雨两清”。开展汛前、汛中防汛安全检查以及在建水务工程、水务设施、易涝积水点、山洪灾害防御等检查并落实整改。

  二是强化防洪排涝规划建设管理。编制的《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2022—2035年)》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建成市级4932个水务物联监测站点,“水旱灾害防御信息系统”可支撑“汛前-汛中-汛后”“雨前-雨中-雨后”全链条管理。紧抓《南沙方案》发展机遇,在南沙区举办第四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分论坛,高标准谋划建设数字孪生水网。

  三是做好应急抢险工作。建立“点—线—面”防内涝布防体系。共启动防暴雨、防风、防汛等应急响应43次,成功抵御台风“苏拉”“海葵”等极端天气。积极响应“全省一盘棋”应急机制,9月驰援阳江市排水应急抢险。积极申请中央资金,推进广州移动排涝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排涝能力。

  四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强化水库运行管护,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广州市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及梅州水库、黄龙带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提前完成纳入省民生实事的10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黄龙带水库、木强水库、生物岛围堤、新担涌东闸高分通过水利工程标准管理水利部专家组现场评审,黄埔区成为全国首个水库、水闸和堤围三种类型工程都完成了国家级标准化管理现场评价的县(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连续5年荣获省考优秀等次。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增江画廊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名单(全国仅十个)。广州灵山岛尖北岸超级生态海堤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市中心城区生态型市政污水处理厂工程入选詹天佑奖。从化塘料总灌渠灌区入选全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全省共6宗)。从化区鸭洞河生态清洁小流域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三)优化水资源配置,不断挖掘城乡供水服务新潜能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连续5年获省测评“优秀”等次,编制《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2024-2035年)。接受广东省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完成各区水资源管理“以检代培”监督检查。谋划“五源六脉”水资源配置主干网络,大力推进北江引水工程、牛路水库工程建设和沙迳、南大、大封门等三个中型水库建设,提高城乡供水韧性。全市36座水厂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50.27万m3/d(全国第三)。累计完成19万余户老旧用户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全年完成40条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省营商环境评价获得用水指标得分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荣获“广东省水效领跑者城市”称号,全市11区均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共创建各类节水载体约3500个,黄埔区入选全国23个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珠水之城 节水之约》荣获第四届“节水在身边”全国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四)深化水环境治理,着力开辟美丽幸福河湖新境界

  一是落实河湖长制。签发市总河长令(2023年第1号),发布《广州市河湖长制监督检查办法》,完成对各区、市直部门、区级河长河长制考核,推动“一区一矩阵”志愿治水驿站建设。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广州作为先进典型发言。2022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荣获省考优秀等次(连续5年优秀),位列全省第一。南岗河通过国家幸福河湖建设成效验收。中国桨板球公开赛在白云湖举办。二是攻坚重点项目。番禺区治水三年攻坚项目已完工16宗。二沙涌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实现根本性改观。443条合流渠箱改造已完成431条;《市总河长令(第4号)》排水单元达标任务达标比例为93.22%;2023年建设碧道213公里,累计建成碧道1242公里。是严格水务执法。全市立案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663宗,罚款1091.99万元联合广铁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21市水政执法技能比武竞赛中,我市代表队斩获第一名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仍待推进。部分区域常规水源单一或备用水源不足,供水保障韧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水环境治理成效仍待巩固。河湖治理成效仍需巩固,合流渠箱改造、排水单元达标等还在攻坚阶段。

  (三)城市防洪排涝仍待加强。我市在城市蓄排空间、设施水平以及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特别是老城区建筑物高度密集,地下管线种类多、分布广,排水管渠提标改造困难。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锚定省委“走在前列”总目标,加快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聚力广州水务高质量发展“建指标、强对标、盯目标”,2024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水安全保障。完善以堤防为主、堤库结合的防洪(潮)工程体系,加强建设项目洪涝安全评估。因地制宜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24年完成全市大中型水库、水闸和3级以上堤防(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工程除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强化智慧水务建设应用,加强物联监测数据与业务应用的协同联动,辅助科学决策、应对城市风险、提高便民程度。提升南沙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保障智慧化水平,力争将南沙区率先打造为沿海地区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孪生水网的全国典范。

  (二)聚焦水资源管理。印发《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75个行政村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和1万户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用水”。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动态管理。

  (三)聚焦水环境治理。编制深化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方案,推进落实《广州市珠江水系整治方案》,加快碧道建设、合流渠箱改造、排水单元达标及其配套公共管网建设。加快番禺治水攻坚、二沙涌水环境治理。以碧带建设为抓手,规范引导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传承弘扬岭南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