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为中心老城区,由于供水管道建成年代久远,居住密度逐年增长,二次供水设施缺失或老化而导致的“供水难、用水难”问题愈发突出,困扰着不少老旧小区居民。
2019年以来,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会同广州自来水公司开展“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为建于2000年前无加压设施、无物业管理的“双无”老旧楼宇提供公共用水设施改造服务,改造主要由政府部门出资兜底,过程遵循“政府主导,业主自愿”原则,全力建立从自来水厂到水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2019年至2023年,供水服务到终端项目让越秀区3.65万户社区居民用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获东船上街28-42号侨海苑、水荫路西一巷2号、淘金坑36号等居民代表赠予锦旗13面、感谢信3封,为越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幸福“水动力”。
现场照片
一是摸清底数,分批改造解民忧: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会同广州自来水公司、属地街道、社区居委深入一线,摸查核实辖内2000年前建设的既无物业管理又无加压设施的老旧共用用水设施,做到底数清、台帐明。坚持“优先解决缺水缺压”原则,优先考虑供水系统不完善或者设施老旧无法正常运行的小区,根据水质安全隐患、设施建设年限、破损程度等因素制定共用用水设施升级改造五年计划。
推广“政府主导、企业实施、规范维护”模式,改造后的供水设施采取产权和使用管护维护分开的做法,设施产权归小区业主共有,广州自来水公司接收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权,改造完成后,所有入户前的水管及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均移交给广州自来水公司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维修养护,切实提升城市供水质量,构建权责明晰、规范管护、专业服务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新格局。
现场照片
二是增进互动,多措并举听民声:坚持民生导向,充分发挥“楼长”作用,以楼宇为单位,组织属地街道、社区居委、广州自来水公司、供电部门、居民代表等搭建多方沟通平台,定期开展“供水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派发小册子、现场演示、结对上门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政策及必要性。针对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加压泵房和水箱的选址、电费分摊、泵房运转噪音等“最后一公里”问题,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多次组织社区居委、市自来水公司和居民代表沟通协调,增进政企民共商共议,虚心接纳意见、改进施工方式,确保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符合居民需求。
现场照片
三是科学施工,降低影响察民情:依托现场探勘调研数据,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联动广州自来水公司为老旧小区“量身定做”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方案,因地制宜、逐一破解老旧楼宇结构复杂、管线迁改空间小、施工点数量多覆盖面广且分散等共性难题,科学统筹移表出户、开叉接驳、入户管改造、二次加压设施改造等工序,力争根据现场条件能改则改;同步落实降尘降噪、材料规范堆放、裸土覆盖等文明施工措施,全力降低施工过程对居民起居出行影响。
严把质量,精品工程惠民生: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坚守安全底线,设立4个施工班组,每个班组对口负责4个街道,确保每个班组相对固定地熟悉施工环境、属地居委、居民情况,以便沟通协调。督促监理单位加大工地巡检力度,抓实抓细工地防火用电、围蔽管理、基坑防涝排水等措施,重点关注老旧楼宇搭脚手安全架隐患多、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内街内巷开挖文明施工管理难等特点,发现问题、闭环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供水改造工程如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