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抢先布局 筑牢2025年防汛安全网
随着2025年汛期临近,花都区水务局积极响应市、区防汛工作部署,秉持“预”字为先的理念,下好防汛“先手棋”,全面开展汛前备汛工作,筑牢防汛备汛安全“堤坝”。
坚持“细”,排查整治隐患
迅速成立汛前防汛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检查方案,采取单位全覆盖自查与区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水利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期间抽查了18宗水利工程,确保其安全运行。同时,积极协助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工务段,完成对6宗铁路沿线水库的检查。此次排查覆盖全区49宗水库、34宗山塘、148宗水闸、57宗泵站以及124宗堤防,有力保障了各类水利设施的防汛备汛工作落实到位。
立足“责”,落实防汛责任
落实责任是防汛工作的关键,汛前全面落实412宗水利工程、32个内涝风险点、9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以及22宗在建水务工程的防汛责任人,并及时更新完善相关台账。为确保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到位,安装激活405名三防责任人的“一键通”。此外,还组织45宗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参加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培训及责任告知书签订工作,进一步强化了防汛责任意识。
注重“智”,完善智能监测
在科技助力防汛方面,大力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目前已初步完成芙蓉嶂水库矩阵运行管理平台主体架构,三维数字底座和预演模块也取得初步成果。同时,组织开展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视频会商系统以及无线电对讲系统的汛前巡检,并充分利用涵洞隧道防内涝智能管控系统,有效提升了涵隧安全保障能力,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做足“备”,健全保障体系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区水务局组建了在建工程、水利工程、供水安全、排水排污安全、水旱灾害防御安全五大类应急管理专家库,为防汛抢险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同时,落实了水利工程、内涝排水、供水保障三大类共266人的抢险队伍。在物资储备方面,通过每年补充购置和第三方代储的方式,不断充实区水务局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为2025年防汛抢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花都区水务局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体系,为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