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021年黄埔区河湖长制培训会议顺利举办
学习低成本可持续的低碳生态治水理念,做好黄埔“水文章”
5月14日下午,2021年黄埔区河湖长制培训会议在黄埔科学城会议中心举行。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于会上讲授广州低成本可持续的低碳生态治水思路。黄埔区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城管等职能部门,各街镇河湖长,科学城水务投资集团、区排水公司等单位共100多人参加了该次培训。
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广州治水经验
培训会上,李明作为广州治水的亲身参与者,从治水思路的转变、控源截污动真格、实施“降水位、少清淤、不搞人工化”生态修复“三板斧”等几个方面,为黄埔区河长及水务工作者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治水课。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埔区河长办主任王大通在培训会上指出:“十三五”期间,在广州市治水的总体思路的指引下,黄埔区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河湖生态健康体系持续构建。下一步,全市将由单一的功能性治水向全要素系统性治理转变,黄埔区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整体谋划全区水系治理工作,营造秀水常青、江河安澜的河湖水系。一是切实保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使整治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二是严格控制污染源,做好河岸美化绿化,推进水网贯通,确保“水要清、岸要绿、路要通”,让水体活起来;三是把治水工作与乡村振兴、科技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水文化、水产业、水生态融合发展,奋力走出一条具有黄埔特色的治水管水新路子,为黄埔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黄埔区街一镇级河长于会后向记者表示,该次培训非常及时,作为一名新任河长,听了李明副局长系统讲解广州市治水思路,感觉受益匪浅。这次学习对下一步提高履职的能力,落实好河湖长制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从黄埔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处获悉,作为一线治水工作的参与者,大家能切身感受到在广州治水思路的指导下,近几年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和变化。今天的培训从总体思路、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使他们有更系统的概念、更大的信心使黄埔区的治水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湖长制培训一直在路上
2020年,黄埔区18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实现了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辖区内的墩头基国考断面达到地表Ⅲ类水质,水质指标比任务提升一个档次,辖内重点一级支流凤凰河、南岗河、金紫涌均消除劣V类;凤凰河、南岗河、金紫涌水质分别达到Ⅳ类、Ⅳ类、Ⅲ类标准。消除黑臭之后,所面临的治水主要矛盾也在改变。从河道巡查往岸上查控,持续消除更多、更隐秘、更细小的污染源成为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保持长制久清阶段的工作重心,对河湖长履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8月,时任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12次会议提出:河湖长制怎么干,要强化河长培训。2021年广州市河长办也将通过加强河长制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河长履职能力作为下一步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工作内容。
黄埔区针对新上任河湖长数量多,基层河长缺少技能提升途径等问题,将强化河湖长制培训,提升河长履职能力作为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河涌“长制久清”的重要举措,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河湖长制培训。
2020年以来,黄埔区河长办采用会议培训、现场培训、网络直播培训等多种方式,共组织举办全区河湖长制培训8场,内容涉及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及认定验收培训、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工作培训、碧道建设交流培训、河涌专职巡查工作职责和汛前安全检查培训、精英河长培训班等方面。培训河长及相关工作人员1000多人次。黄埔区下辖17个街镇河长办共组织河湖长培训145场,共培训1800多人次,其中河湖长600人次,河长办工作人员1200人次。河小青护河志愿者开展了2场专题培训、12场巡河护河活动、1场进社区宣传培训活动,活动深入到基层村(居),覆盖到村(居),起到了很好的护河巡河引导作用。
这一系列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河长及河长制工作人员对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增强了基层河长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明确治水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让各级河湖长掌握河湖长制工作的新方法,提升高效履职能力,促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河湖、美丽河湖。
河小青志愿者培训
中新知识城凤凰湖
整治后的金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