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7月11日,花都区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部署2023年花都区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区总河长、区委书记邢翔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区副总河长、区长李晓东主持。区级河长、镇街总河长和河长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区河长办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花都区10个镇街2022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情况,听取了花都区2022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的汇报,秀全街、狮岭镇总河长会上向区总河长做了现场述职。
邢翔同志强调,要坚持高站位谋划,全面扛起治水兴水政治责任。近年来,花都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生态美区”,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推动治水兴水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河湖面貌持续向好。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花都区治水兴水成果还很脆弱、任务还很繁重。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部署,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为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打造广州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坚持高标准推进,全面落实推行河湖长制重点任务。多年的治理实践证明,河湖长制是我们治水能够成功的制度保障。要坚决落实好,进一步优化河长制湖长制,坚持尊重规律、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加快推进,优化方法、落实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推动水环境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3个国考、省考断面及13条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持续强化26条一级支流水质提升,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确保全区河湖“长制久清”;积极加强跨区河涌协同治理,主动加强与所涉友邻区镇街沟通协调,开展河长“联合巡查”,日常巡河时“多走一公里”,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整改问题;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确保2023年农污设施有效运行率达到85%以上,加快推进完成46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任务;持续强化小微水体巡查整改,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力保小微水体达到污水无直排、水面无垃圾、水质无黑臭的“三无”目标。二是强化底线思维,推动水安全保障取得更大成效。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完成大华隧道、东华隧道及其它已明确的内涝整治任务,2023年底前完成钟村排涝泵站建设以及24个项目前期工作;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建设项目全流程闭合管理;认真做好汛期防御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紧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水务设施隐患台账,加密重点部位、隐患部位、危险源区域的巡查。三是强化集约高效,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组织修编区未来十年供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花都水厂及配水管道建设,老旧管网更新、供水服务到终端、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攻坚,争取年底前建成区排水单元面积达标率不低于88%,全面启动住宅及街道社区类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加快完成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建设任务;扎实推进碧道建设工作,年底前完成白坭河(花都段)26.3km、芦苞涌10km、西南涌2.3km碧道建设项目,持续做好已建成碧道维管工作。
坚持高质量落实,确保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区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推动水环境治理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抓具体,区水务部门要当好主力军,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联动。特别是各级河湖长要大兴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巡河调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做实。二要强化督查激励。健全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实施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完善河湖长制考核评价和激励问责机制,严格对各级河湖长及职能部门开展考核监督。三要强化氛围营造。坚持“开门治水、人人参与”,做好涉水问题矛盾纠纷化解。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平台,加强治水节水知识宣传普及,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及时总结推广区治水兴水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氛围。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