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务要闻 > 热点新闻

水文化丨古人如何玩转水上运动


文章发布日期: 2024-09-16    来源:综合调研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与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依赖水,也体现在以水为载体开发的各类水上运动。

  水上运动古而有之,作为人类与水互动的一种古老形式,不仅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适应,也成为了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把时针往回拨,一起回到过去,看看古代我们的老祖先,有哪些好玩的水上运动吧。

  龙舟竞渡

  说到水上运动,相信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龙舟竞渡(赛龙舟)。每年端午节前后,许多地方都会举办精彩的赛龙舟活动。

  关于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来由,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说法。按照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以及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在长江流域的两湖地区、广东等地,当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荡舟江河之上,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流传于贵州、福建等地的说法是,古时江河沿岸多水患,民众便在洪水频发的端午节前后举行祭祀活动,划着精心制作的七彩龙船游弋江上,祈求风调雨顺、民生安康。

  而在江浙一带,传说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吴后,感怀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忠心,便将祭伍活动与原有的端午习俗结合起来,形成了最初的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唐代赛龙舟的规模很大,诗人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一诗这样写道:“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 三十六龙衔浪飞”

  到了宋代,龙舟竞渡成了水戏表演中的重头戏。每年三四月份举办的年度龙舟大赛,都会吸引来自各个阶层的贵族百姓的观赏,成为轰动一时的重大盛会。每逢这个时候,宋朝皇帝们都会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宋真宗时候已经演变成为一项大型的群众娱乐项目。

图片

南宋李嵩《西湖图卷》中的西湖,西湖为宋代龙舟竞渡的主赛场

  水秋千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取得了包揽跳水项目全部金牌的优异成绩,花样游泳项目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收获了金牌。其实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将跳水和花样游泳相结合的运动——水秋千。

  水秋千出现于晚唐,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水上运动,与龙舟竞渡经常一起表演。这种运动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内人稀见水秋千”。

  到了宋代,水秋千表演才逐渐多起来。水秋千有些类似现在的跳水,表演者在鼓声的伴奏下,在竖立着秋千的船上荡秋千,当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时,表演者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随即在空中完成高难度翻筋斗等各种动作后,跳入水中,泛起朵朵浪花,接着在水里回旋出没,变换各种泳姿,颇有些花样游泳的感觉。

图片

元代王振鹏《龙舟夺标图》中的水秋千

  水 球

  水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水球比赛。不过,中国古代水球比赛与现代水球比赛有很大的区别。当时的水球与陆地上所踢的球形状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参赛运动员是在水边或在船上用手依次投掷水球,最后以投掷距离远近决定胜负。

  宋徽宗曾亲自赋诗一首描绘水球竞赛的场景:“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词中描绘了球像流星一样飞落水中,与粼粼波光相映。由于皇帝对水上运动重视与偏爱,宫廷官员也深受影响,他们不仅和皇帝一样观看赏玩,有的甚至附庸风潮,投身于其中。

  弄 潮

  从古至今,每年的钱塘江大潮都会引来众人围观,争睹“壮观天下无”的雄伟景观,由此也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观潮习俗。从唐代开始,面对翻滚的大潮,却有不少勇士选择投身其中与巨浪搏击,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独有的水上极限挑战活动——弄潮。他们勇敢地与潮共舞,就像现代冲浪运动一样起伏于波涛之上。

  到了宋代,弄潮又有了极大发展,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娱乐表演。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每年八月,钱塘江大潮乃“天下之伟观也”。每逢大潮期,临安城人车倾城而出,沿江搭建观潮彩棚。海面上,潮水如玉城雪岭,遮天蔽日而来。宋代词人潘阆曾如此描写:“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但由于危险系数极高,每当潮水排山倒海般涌来,总有人不幸出现意外。到了宋代,有官员曾阻止过弄潮活动,可挡不住人们对弄潮的热情而作罢。《梦粱录》记载:“向于治平年间,郡守蔡端明内翰见其往往有沉没者,作《戒约弄潮文》,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

图片

何加林《钱江弄潮图》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的水上运动逐渐演化或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也充分反映了古人对水的敬畏和依赖,也体现了他们与水和谐共处的智慧。这些运动在不同地域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的桥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