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古代广州建城选址,是因为它?
玉带濠、西濠涌、兰湖......在水文化故事里,广州有许多古老河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起源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名字——甘溪,这条贯穿广州南北的古老河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广州先民,陪伴着广州经历了千年岁月。
一、蒲涧之水,天然河道
甘溪为城内居民主要的食用水源,也是历代广州城选址的关键因素。《南越志》曰:“昔交州刺史允之所开也。至今重之,每旦倾洲连汲,以允日用,虽有井不足泉食。”
甘溪水流图,图源网络
其发源于白云山东麓,流经蒲涧滴水岩、濂泉(今濂泉路北),向西南流经今广园路,南流至上塘、下塘,经越秀山东麓,然后分东西两支继续南流。东支流(主流)经今小北路、仓边路汇入珠江;西支流经今教育路、西湖路流入西湖,再汇入珠江。
(清代《广州府舆图》局部,图源网络)
它是广州古城东侧重要的天然古河道,因为“水质甘甜”,从白云山麓流至越秀山麓的一段称“甘溪”。甘溪流至在越秀山麓后开始分流,往西南流的取名“越溪”,往东南流的那一支得名“文溪”。
(19世纪英国画家钱纳利画笔下的广州水城风貌,图源网络)
在三国时期,陆胤主持疏浚了甘溪,并建塘储水,使甘溪水成为既可饮用,又能航行和灌溉农田,促进了当时的广州发展。唐朝会昌年间,时任广州节度使的卢钧继续疏浚甘溪,利于船只航行,又在两岸广植树木,使之成为踏青旅游的好地方。
二、建六脉水网,文溪改道
宋代,广州城市建设轰轰烈烈,先后筑中、东、西三城(今天的大南路、人民路、惠福西路、德政路这一范围),史称“宋三城”,越溪和文溪成为这三座城的天然分界线。
(宋代广州三城图,图源网络)
当时,广州利用天然河道和干谷开凿著名的六脉渠沟通护城濠(南濠、清水濠、玉带濠、西濠),再由护城濠排入珠江,打造了干支两级排水系统。这些城濠和水渠将城内水系贯穿起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网,这便是“六脉渠”。
(清六脉渠图,图源网络)
当时甘溪河道宽阔,其东支下游“在行春门外,冗城而达诸海,古东澳也。濠长二百有四丈,宽十丈”,至宋代仍为运盐船入城的重要水道。
(古广州水系图,图源网络)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永嘉侯朱亮祖将“三城合一”,又把城区“北扩”至越秀山一线,文溪就从小北门旁入城,变成了城内濠。历史上,文溪水患严重,为了防洪,地方官想出了让文溪“改道”的办法。
(东濠涌,图源网络)
明代成化年间,官府开展疏浚濠渠工程,当时,广州已有东濠、西濠和南濠,总督韩雍在朱亮祖疏浚、扩建东濠(宋代广州东城外的城濠)工程的基础上,开凿黄华塘峡谷,把文溪水引入濠中。
(东濠涌博物馆,图源网络)
从此,广州就有了一条东濠涌,成为了广州城东的护城河。除了护城河具有的城市防御功能,东濠涌还兼具了排洪泄污、交通运输等多重功能。原文溪河道逐渐淤塞为大水塘,后填平大水塘建成内街,取名大塘街。
(东濠涌,图源网络)
“明代合筑三城,文溪尚穿南入东濠,今小北门城墙尚有月洞门旧迹也。成化间……惟凿东濠二百六十五丈,深丈六尺,于是斜引文溪之水不使贯城,东面迂回直入海矣。”
三、治理东濠涌,迎来蜕变
由于商业的繁华,“与水争地”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加之甘溪逐渐干涸,东濠涌渐渐淤塞,虽经屡次疏浚,部分河段水质还是逐渐变差,令人扼腕长叹。
(2008年的东濠涌,图源网络)
东濠涌是广州治水的缩影和代表,从黑臭河涌华丽蜕变成市民喜爱的休闲佳处,是广州重拳治水出成效、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东濠涌,图源网络)
东濠涌的知名度不仅因它是广州仅存的护城河,更重要的是作为治理污染的样板工程,成为近年国家领导人和外地宾客到广州重点参观考察的项目之一。
(东濠涌,图源网络)
为根治东濠涌污染,近年来,越秀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分两期对东濠涌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如今,东濠涌已实现全流域水体循环和生态恢复,水质明显提升,非汛期普遍达到Ⅴ类水标准,部分断面水质甚至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红尾水鸲也前来东濠涌栖息。
(“云山珠水”,图源网络)
经过整治,东濠涌南北相通、云山珠水相连,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及群众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溪虽涸,文化却兴。广州城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以悠久的水文化孕育着城市的开放、包容和创新精神。虽然我们已难以寻觅这些水文历史的昔日风采,但它们给广州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是广州历史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