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2192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章发布日期: 2021-05-31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A类

                                                             穗水水利函〔2021〕33号

陈东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校园周边河涌两岸设置救生设施的建议》(第20212192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会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和各区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021年5月25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学校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早抓实防范学生溺水各项工作,成立防溺水专项工作小组,建立教育、排查、联防、预警、应急处理和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完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联防工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中小学生溺亡数量不断下降。据市公安局统计,近两年全市涉及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溺水警情15宗(2019年4宗、2020年11宗):从行政区来看,主要集中在花都、白云、从化、增城几个城郊区域;从落水者位置来看,主要发生在鱼塘、江河、游泳池几个场所,河涌发生学生溺水死亡警情有1宗,为2020年5月31日,1名6岁小孩在白云区钟落潭长腰岭村康杜街后面河涌失足溺亡。

    二、办理情况

    (一)开展防范学生溺水专项治理

    2021年4月,广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1年广州市防范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防范学生溺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建立防溺水工作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了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体育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市林业园林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市委政法委负责发挥“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学生涉水安全隐患排查及分流处置工作。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学校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发布安全警示;组织学校开展家校互动等活动,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学生校外安全监管。市公安局负责协调由公安人员担任的法治副校(园)长、辅警、治安巡逻力量,加强危险水域排查及安全巡查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加强对所属水库的管理,完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市体育局负责加强对公共游泳池的管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二是落实各区政府责任。各区政府负责统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落实开展辖区内防范学生溺水综合整治工作。加强辖区水域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加强危险水域巡防工作,明确巡防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一隐患一方案”进行整改;健全安全警示标识,完善防护设施;发挥各村(居)委会、社工服务站的作用,丰富文娱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健康的社区生活方式。

    (二)突出水域隐患排查整改

    一是加强水域安全巡防警戒。各区政府建立危险隐患水域台账、危险隐患水域巡防制度,明确巡防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重点巡查江河、水库、公园、水坑等地段,查看有无学生无成年人陪伴独自下水游泳、水边玩耍等情况,一旦发现立刻教育劝阻和制止,并报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备案。各学校开展走读学生群体途径路线情况调查,掌握学生途径水域情况,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增强巡防密度和力度,切实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二进一步完善水域警示标识,2017年,为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水利工程防溺水安全警示牌设施设置,市水务局制定《广州市水利工程防溺水安全警示设施设置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安全警示设施设置的指导意见,由各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各水库(水闸)、河(渠)道管理单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好防溺水警示管理措施。三是强化制度保障。2020年《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2018版)的通知》明确将“爬梯补装、警示桩补装、警示牌补装”等事项纳入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定额项目中。四是合理设置安全护栏。各区在堤防建设及河涌整治中,对直立式堤防必须设置满足安全高度的护栏,斜坡式堤岸本身有一段缓冲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施护栏。

    (三)完善河涌周边救生设施

    目前我国尚无在河道设置救生设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早在2013年,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制定《珠江两岸救生设置方案》,明确了珠江广州中心城区段救生设施的设置原则、设施要求、设置数量等,明确由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市水务局、广州港务局按职责负责,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为水上救援的归口管理部门,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市民珍惜生命、注意水边活动安全、爱护救生设施和安全防护警示设施。各区政府结合实际在中小学周边的河涌设置了救生设施。一是海珠区。海珠共有74条河涌,全区直立堤岸和人口稠密的河道均设置警示牌或防护栏杆,全区在河涌周边的中小学约20余所,海珠区水务局作为河涌设施养护的实施主体,持续对学校周边河涌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整改,并在上述20余所中小学的河涌周边放置救生圈,增设警示牌。二是越秀、荔湾、白云区。越秀区对区管河涌设置救生设施28套,并计划今年部分河段增设救生设施。荔湾区2018年开展安装涉水学校救生设施,目前已在14所学校周边安装救生箱29套。白云区2020年在16条中小学校园周边河涌添置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器材36处。其他区也结合实际,在河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中,在主要河涌两岸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救生设施等。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按照《2021年广州市防范学生溺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学生安全宣传教育,突出水域隐患排查整改,加强水源地安全巡防警戒,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

    感谢您对我市河涌管理及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水务局

                                                2021年5月28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