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务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08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章发布日期: 2021-07-01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A类

穗水排水函〔2021〕24号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008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建设施工管理,保障水环境及水安全的提案》(第100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市交通运输局,积极组织市水投集团、城投集团、广州地铁集团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王晓宁主任在6月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严格把控建设施工手续

  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交通建设项目前期相关手续进行严格管理。一是在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前期,要求建设单位报规划部门做好规划管线综合平衡和许可,在项目施工时将管线保护工作纳入施工方案内容,并加强施工范围内的管线风险排查。项目施工前,督促建设单位开展详查工作,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管线资料。在遇到既有埋深较大的排水、燃气、电力、油气等管线情况不明区域,要求建设单位委托具备资格的第三方勘测单位,会同管线权属单位摸清管线位置,形成专题会议纪要、交底资料并签字确认;二是督促建设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签订管线保护协议,落实详查及第三方勘测费用、管线保护费用及保护措施,必要时组织专家、管线权属单位对重要管线的保护方案进行评审。过程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管线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使用管线会签系统、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落实管线保护措施。

  市水务部门强化排水设施保护措施。一是督促建设单位与管线管养单位(市、区排水公司)对接,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循“先建后废”原则,按照《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线迁改工作方案》及管线管养单位管线迁改工作流程执行,并由管线管养单位对方案设计提供技术要点意见,且从施工、验收、移交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二是在水务工程项目在方案联合审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审查等前期阶段,注重落实防洪排涝和水环境保护方案,落实防护资金。其中,供排水工程施工还要落实占道施工审批、施工前和施工中既有管线勘探、管线会签、规划放线验线、现场安全交底等工作,确保不破坏原有排水系统,为我市水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细化落实施工过程监管

  交通管理部门严格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文明管理。一是将管线迁改、保护等工作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组织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工作,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管线迁改和管线保护方案,及时制止野蛮施工、破坏排水、电力等设施、管线等行为。二是对不落实有关规定,损坏施工范围内的管线、建构筑物的,将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对有责任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记入信用档案,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市场准入限制等管理措施。

  水务主管部门积极做好建设项目文明施工监督工作。一是督促各管线养护单位加强对建设项目周边管网巡查养护,监控附近排水设施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未批先建”、未按迁改方案或管线保护方案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立即告知其停工并限期整改,且及时向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执法部门取证查处。二是督促参建单位落实防洪排涝和水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不发生河涌和排水设施堵塞、降低防洪标准、影响水环境现象。

  轨道、道路建设单位持续强化绿色文明施工管理。广州地铁集团先后于2019年、2020年出版了《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南(通用篇)》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南(专用篇)》,并将其纳入施工合同内容,全过程强化对污水排放的管控,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在管线保护方面,制定了《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总部轨道交通工程管线保护管理办法》,要求总承包、监理单位开工前除取得管线权属单位管线调查资料外,还须进一步自行核查和探测,确保在开工前理清周边管线真实情况,并做好保护措施。同时,地铁集团大力推广建筑工地污水、废水处理新工艺、新设备。一是采用三级沉淀水处理系统(部分片区采用三级以上的多级沉淀系统),对施工、生活废水进行收集净化,实现循环利用;二是片区之间的污水沉淀系统还互相利用,形成一整套的污水处理强化系统,从源头减少废水排放。三是部分已进入土方施工的工点,引进泥浆分离压滤机械,将泥水分离成为可直接利用的泥土和水资源,助力实现节水、节土和资源循环利用目标,一定程度加强了我市水环境治理。

  (三)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市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三级联动机制,实施编制挂牌管理办法,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建设单位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加大污水排放和管线保护的力度。同时,依据管线保护办法,建立管线巡查制度,及时制止未经许可的施工钻探和管线迁改行为。

  市水务局着力提升工程监督管理水平。一是于2020年10月印发了《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水务工程施工和监理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对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务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理企业进行诚信评价管理和监督,明确了评价办法,加分、减分细项规则,建立了诚信管理系统,定期更新企业诚信评分情况。对未按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落实相关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的相关企业,可以采取诚信扣分、列入黑名单等处理,影响其市场准入,倒逼建设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及文明施工等工作。二是对水务工程建设方案实行联合评审,将水务工程项目推送到“多规合一”平台征求市各职能部门意见,争取供排水管线与新建道路或燃气管线、电力管线同步施工,避免重复开挖。三是供排水工程开工前,由工程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将工程开挖范围、施工方案等信息上传管线会签系统,系统后台人员利用管线信息系统,确定开挖范围内的管线信息情况,再征求相关管线权属单位的意见,各管线权属单位在5日内回复意见,明确对既有管线实施保护或迁改。四是供排水工程开工前,与各管线权属单位进行现场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探测,确保管线位置准确无误。五是工程完工后,提交管线竣工测量资料到市地下管线信息中心,以更新管线数据。

  同时,我局大力推进排水管线信息化管理工作,搭建广州市“智慧排水”信息平台并推广全市使用“管养通”APP,旨在解决广州市排水系统范围大、人员多、层级复杂、底数不清、部分设施权属不清等问题,整合原有排水管网信息基础数据,形成了初步的“排水管网一张图”。排水设施摸查人员通过系统APP端对系统已整合的排水设施底图进行复核和上报设施属性,复核后数据将同步到“排水管网一张图”,实现排水设施动态更新,为我市地下管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联动。一是在“涉水”项目建设阶段,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的联动,利用“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做好管线前期保护工作;二是督促管线运维单位主动对接项目建设单位,提早介入,充分利用“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市地下管线办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在项目设计阶段明确项目周边管线运行情况。

  (二)进一步监督查处力度。一是督促管线运维单位(市、区排水公司)加强建设项目周边管网运行情况的日常巡查,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违法、违规施工行为,保障好排水管网现状运行。二是严格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损坏、破坏排水设施的施工行为进行执法查处。三是鼓励项目管理部门或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管线保护管理办法,健全挂牌管理制度、不诚信管理制度和安全考核评分管理办法,把违章、违规、野蛮作业单位或个人纳入诚信管理,对未将给排水管线保护纳入初步设计阶段、损坏或在地下给排水管线不明时擅自施工等其他破坏给排水管线行为的,严格进行挂牌警告并纳入诚信评分考核。

  感谢贵委对我市水环境、水安全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水务局

2021年6月10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