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240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章发布日期: 2022-05-31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A类

  穗水排水函〔2022〕9号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222240号建议答复的函

宋曼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落雨大、水浸街”的相关建议》(第20222240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水务局牵头,积极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海珠区水务局、市排水公司等相关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5月15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雨污分流工程管道管径的情况

  关于《建议》反映的雨污分流工程管道管径偏小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各区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区在推进雨污分流等水务工程项目时,应在规划、设计阶段中充分考虑长期排水需求,结合居民区实际情况,遵循《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进行水力计算,选用合适的管径建设排水管网,确保排水能力达到要求,避免反复施工影响市容环境或交通出行。

  二、关于倡导和要求安全文明施工的情况

  关于《建议》提出倡导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我局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施工专项督导,督促建设、施工单位落实好扬尘防治、路面保护等相关措施。

  一是根据《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规程(试行版)》《广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广州市建设工程扬尘防治“6个100%”管理标准》等文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定时工作的原则,采取喷雾机等喷水降尘措施,落实施工作业洒水降尘,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二是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应做好工地出入车辆车身、车轮冲净工作,渣土外运时对运输车辆车厢顶部进行覆盖,做好余泥砂浆源头治理。三是持续开展参建人员文明施工意识培训,明令禁止高压水枪直接冲喷砂泥进入集水口。四是加强路面修复,对于施工影响的路面,强调施工单位务必按规范修复后方可撤场。

  三、关于避免用高压水枪冲喷地面、护栏的要求

  关于《建议》反映的高压水枪冲喷地面问题,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反馈,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建筑工地、各类道路施工工地随处可见,道路拥堵、车窗抛物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路面积尘发黑,污迹明显,给城市建设管理带来较大影响,须加强源头污染控制监管,及时合理开展道路冲洗洒水工作,清除路面污染物,保持路面洁净,提升路面感观舒适度。道路冲洗洒水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有效措施,也是落实“路见本色”最普遍有效的作业方式。符合市民群众期待和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也是我市“创文”“创卫”“爱卫”和省市重大活动保障基本要求。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规范要求,制定环卫精细化作业管理指引,落实属地环卫作业主体责任,加强道路冲洗洒水文明规范作业和督导检查,不断优化道路冲洗洒水作业模式,努力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助力更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建设。

  四、关于加强排水管网日常管理工作

  关于《建议》反映的排水管网日常管理问题。我局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持续加强排水设施日常管养维护,不断提升城市排水管理精细化水平,排水管网的养护方式始终采取机械清疏与人工清疏相结合,根据路面条件、管道特点采取不同的清疏方式。市政主干道路排水管网多数位于车行道上,地埋较深,为降低交通影响提高清疏效率以机械清疏为主。河涌边、老城区内街内巷,城中村等区域的排水管养护工作,因道路狭窄条件限制,则采用长臂杆等设备进行人工清疏。同时,为了提高清疏效率,研发了一系列小型机械清疏化设备并投入使用。2022年至今巡查排水管网约22万公里,清疏养护管网约7000公里,洗管约1500公里,洗井约5万个,有效提升排水设施运行能效,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及各区水务局、市排水公司等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全市施工工地现场管理,落实文明施工,力争减少工程施工对城市环境、群众出行的影响,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城市排水防涝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水务局

  2022年5月26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