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撑广州市山洪灾害防御精准高效
围绕黄埔区、从化区、花都区、增城区4个山洪防治区“监测-预警-响应-反馈”防控需求,市水务局组织开发了山洪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实现预测、预警、预防、归档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98个行政村4.5万群众构筑山洪灾害数字防线。
山洪灾害动态监测预测
系统融合气象、水文、水利工程、视频等多源监测数据,可实时追踪降雨强度、河道水位等关键水文指标动态变化,精度最高达分钟级。截至2025年4月,已在重点防治区建成368个雨量站,可监测1h、3h、6h累计降雨及3~72小时未来网格降雨,24小时监测109条河道水位涨落趋势,结合GIS技术支撑分区、分级、分镇街的差异化预报,提前1~3小时研判山洪灾害风险。
预警及处置过程实现线上管理
实现山洪灾害防御信息一图纵览、山洪灾害预警一键发布,确保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所有预警记录可追溯。各区可上报山洪防御事后数据,系统自动归档统计。自2023年启用以来,通过系统累计发布山洪预警94次,发动巡查4477人次,组织转移群众756人,避免人员伤亡273人次,自动归档防御处置记录222条。
数字化管理夯实四级联防责任体系
基于“数字网格”构建责任体系,建立842个山洪危险区动态数据库,数字化管理每个危险区行政、技术、转移“三个责任人”及镇街山洪灾害防御传递员和接收员,确保行政村100%完成防御预案编制、责任体系100%覆盖、预警设备和宣传全域配置、避险位置户户知晓,织就“区-镇-村-户”四级联防责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