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务局对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20162016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文章发布日期: 2016-05-25    来源:本网

 

                                                                                  D

广州市水务局对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
第六次会议第201620169号代表

建议的答复

谭石力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对流溪河上游支流进行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流溪河上游治理的基本情况

流溪河从化太平以上主流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612平方公里,从化段一级支流共55条。据普查,从化水土流失面积136.49平方公里。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流溪河流域治理与保护,今年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要求加强流溪河流域的整治和保护力度,市领导任学锋、陈建华、周亚伟等都亲自到流溪河调研,亲自部署治理工作。针对流溪河上游,近年我市投入资金约5亿元,对流溪河主干堤温泉至太平段共76公里堤防进行全面的防洪整治,达到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投入9000多万元,对江(二)河主干堤22公里堤防进行防洪排涝整治,达到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大大提高了两河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共推进70宗小型水库安全达标工程,目前已完成12宗,开工18宗,其余正在进行设计和安全鉴定44宗。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但近年来,受土地政策及建设程序等因素影响,相关工作推进比较缓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用地困难、程序复杂。一是河堤及水库被误划为基本农田,而未达标的河段多为堤身单薄或无堤围,按国家规范进行达标加固时,培土加厚需新占用地(多数为基本农田)。例如小海河石海段(和仓村)治理工程,该项目2011年已启动前期设计,涉及占用55亩基本农田,到2015年10月才完成调减,目前正在办理农转用手续。又如良口镇塘尾村位于鸭洞河流域,2009年起开展的相关前期工作,已完成《鸭洞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编制工作,但因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国土手续迟迟不能办理,导致鸭洞河流域水利工程项目难以立项。二是办理用地手续要求高。即便是拟整治的河堤不占基本农田,但河堤整治用地属建设用地,必须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也必须逐项申请安排土地用年度计划指标及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而办理农转用手续的资料要求与房地产等开发项目没有差别。三是用地指标难落实。全市基本农田调减指标已分配到各区,有调减指标的区则优先将这些调减指标用于城市开发项目建设;水利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例如:2015年,我市122宗水务项目申报建设用地指标,仅3宗水利工程落实建设用地指标。

(二)人为毁林开荒和生产建设项目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河道行洪通道不畅,缺乏日常清疏。河道多年未疏浚,并且倾倒建筑垃圾等人为侵占河道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河道淤塞,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三、下一步计划

针对你们的三个具体建议,我局将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针对流溪河上游支流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我局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研判流溪河上游支流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探索相关解决对策。

二是想方设法反映农村水利工程用地难、程序复杂等问题,争取将该项问题纳入到今年市委“三农”工作意见中、在政策层面加以突破。

三是督促和支持从化区加大对流溪河上游支流的整治力度,加快对堤岸整治、水库安全的达标加固,健全河道清淤机制。

四是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督促从化区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流溪河流域的涉水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宗、登记造册、督办查处、回访追踪。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继续完善当前工作,强化对流溪河全流域的水安全保护和治理。

 

 

广州市水务局

2016年5月23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