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42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A类
穗水河湖函〔2019〕29号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
四次会议第20192421号
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彭小慧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河长制工作的建议》(第20192421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们进行了电话沟通,5月14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区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河长制工作进展的基本情况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管好“盆”护好“水”,努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见河长”转移到“见行动、见成效”上来,实现力量、行动、成效、手段等“四个升级”,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水陆共治”的工作格局,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广大市民的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治水方针,持续推进“三源”(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四洗”(洗楼、洗管、洗井、洗河)、“五清”(清理非法排污口、水面漂浮物、底泥污染物、河湖障碍物、涉河湖违建)行动。经过努力,我市35条黑臭河涌基本实现长制久清,112条黑臭河涌水质持续改善,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94.5%,鸦岗断面水质2018年下半年明显好转,2019年第一季度水质达标;流溪河23条支流消除劣Ⅴ类。我市已成功甩掉全国“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帽子,顺利入选国家“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行列。
二、相关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关于提高河长办层级的建议
2017年6月5日,我市成立了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负责我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指导推进、监督考核;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河长办),设在水务局。2018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进一步优化提升领导小组,调整后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市长担任,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等29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市河长办下设6个工作组,专兼职人员约80人,主任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各区也按此规格相应设置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除花都区河长办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在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办公外,其他各区河长办均设在各区水务局(部门)。同时,为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治理,2018年11月,我市创新设置了九大流域河长,共计11名,其中7名为市委领导。
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省河长办设在省水利厅,我市参照省的做法设置。我市河长办虽设在市水务局,但与市水务局有明确的工作界面,《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市治水办)工作规则》也明确,市河长办主要是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河长制工作,不代替任何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虽然我市河长办没有设在市委办,但并不影响我市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力度和工作方式。2018年,市委、市政府成立四治(治水、治气、治违、治乱)综合督导组,抽调骨干力量分赴各区进行综合督导。下一步,我办将按照省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优化提升机构设置,选优配强工作人员,保持队伍稳定性,不断提高河长办的综合能力。
(二)关于加强信息同步和共享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建立河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五位一体”建设模式,通过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一体),整合与河长制相关各类基础数据,利用桌面PC、移动APP、微信、电话和门户网站五种不同终端形态(五位),面向全市各级河长办、河长、职能部门和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纬度、不同载体的查询、上报和管理服务,已经实现“全市河长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同步和共享”;河长办可系统对河长履职情况实施监控,对河湖问题交办、督办;各级河长通过系统可进行信息传递和事务流转。
“广州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即是河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微信服务端,可向群众提供河长制相关新闻资讯、河长制信息公开(河湖名录、水质公示、河长动态)以及投诉渠道。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投诉页面进行问题投诉,上传问题描述、照片等材料,经审核过滤无效信息后,相关问题将推送到河长APP进行流转处理,投诉信息及其办理情况在微信投诉页面及河长APP均能同步浏览,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机制的建议
目前,市河长办已印发《广州市河长湖长巡查河湖指导意见》《广州市河长制投诉举报受理和办理制度》《广州市河长电话接听及处理工作指引》等制度办法,明确了河长湖长巡查河湖、受理举报、接听电话等具体工作的处置要求和处理流程。比如2018年底新修订的《广州市河长湖长巡查河湖指导意见》明确,“村居级河长巡查发现倾倒垃圾应通知当事人或保洁人员及时清理;发现其他污染水体和侵占河湖情况,应拍照取证,及时处理;对其职责范围内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河长APP上报镇街级河长。镇街级河长对巡查发现的各类河湖问题以及村居级河长上报的问题,应及时组织解决;对在其职责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河长APP上报区级河长,并抄报相关职能部门及区河长制办公室。区级河长对巡查发现的各类河湖问题以及下级河长上报的问题应及时组织处理,并交办相关部门跟进问题处理”。各级河长在巡查河湖时,原则上应开启河长APP实时记录巡河轨迹,按照模块要求详细登记巡查情况。各级河长办、各级河长可通过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实时跟进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截至2019年4月20日,各级河长利用APP上报问题46762个,办结问题44681个,办结率95.5%。
(四)关于发动全民参与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就河湖管理问题实现多样化举报途径,广大群众可通过“广州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河长电话、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广州治水投诉电话等方式进行问题投诉,相关投诉信息经审核过滤后,推送到河长APP进行流转处理,投诉信息及办理情况在微信投诉页面及河长APP均能同步浏览,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此外,我市还通过宣传正面典型曝光负面案例、投放治水公益广告、开展主题宣传、聘请河湖“民间河长”、组织党员认领河湖等系列举措,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治水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维护身边美丽河湖成为每个公民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目前已涌现出既是龙舟队、又是护河巡逻队的车陂女子凤船队,自测水质、每天巡涌的“乐行驷马涌”,全国首批“民间小河长”,全省十大最美民间河湖长苏志均以及来自高校的河涌巡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批民间护河护涌队伍。现有民间河长1119人;3972名党员认领559个河湖;成立165支2087人参加的护水队,全民参与治水氛围初步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各位人大代表的建议,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省、市总河长令,坚持问题导向,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持续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市委办公厅《关于强化河长责任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的意见》,选优配强各级河湖长;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优化检查督促机制,督促河湖长履职尽责。
(二)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及河长APP,加强河湖基础信息管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加大考核断面、跨界断面的水质监测点建设力度和监测频率,及时反映各级河长工作成效,提升河长履职能力。
(三)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聚焦“四洗”“五清”“典型排水户整治”等治水热点开展专题宣传,用老百姓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真正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治的局面。进一步疏通公众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民间河长”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落实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和省“五清”专项行动动员令部署,确保2019年7月全面完成599个“四乱”问题清理归零,2019年6月底基本实现主要江河湖库无非法入河排污口、无成片垃圾漂浮物、无明显黑臭水体、无人为行洪障碍物、无违法违规建(构)筑物。
(五)切实抓好源头截污。按照以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元、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思路,以村居、网格为基本单位绘制污染源作战图,采取“河长吹哨,部门报道”联动机制,推动“散乱污”整治和“拆违”,逐个消灭污染源。
(六)高标准谋划建设广州“碧道”。用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科学谋划,高标准建设广州“碧道”,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七)全面实施河更美行动。根据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落实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管护水空间、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等八大任务。
感谢您对我市河长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水务局
2019年5月20日
(联系人:石松坡,联系电话:8708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