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广州第二次公布35条河涌污染“贡献”排名


文章发布日期: 2017-02-22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究竟是谁在向河涌排污、又排放了多少呢?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广州纳入国家住建部和国家环保部黑臭水体整治平台的35条河涌,要在2017年底前消除黑臭。为了推进广州市河长制考核,避免镇街河长相互推卸责任,倒逼地方削减河涌污染量排放,今年1月10日广州市治水办首次公布了广州市35条重点黑臭河涌污染量化排名,得了广大市民、新闻媒体、各区和各级河长高度关注,在推动河长责任制考核和黑臭河涌整治方面起到积极显著的效果。
昨日(21日),广州市治水办第二次公布35条黑臭河涌的污染“贡献”量化排名,涉及这些河涌流经的50多个街、镇。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布此项排名是便于基层河长摸清区域内的污染底数,从而倒逼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今后将每月定期公布一次排名,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并且要求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逐月递减。而从本次公布的排名看,35条重点河涌当中有4条河涌水质达到了重度黑臭标准,分别为天河区车陂涌,花都区大陵河,白云区白海面涌,天河区棠下涌。这四条河涌相比其他河涌而言受到的污染严重、水质更差、“贡献”较大。
广州市治水办在去年11月份就开始重点开展了全市“35条黑臭河涌污染物排放量化分析”工作。全程参与35条黑臭河涌污染“贡献”量化排名工作的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副站长孙雷表示,“河涌污染物排放量化分析”主要按照以下4个步骤完成:一是将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严格按照镇街河长的管辖范围进行划分,确定相邻河长的河涌交界断面。为此,水务部门在35条河涌设置了约100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二是在河涌的交界断面测量河涌内的污染物浓度和河涌径流水量;三是将主要污染物浓度(一般为化学需氧量浓度)乘以径流水量,从而得出该断面的河涌污染物径流通量;四是将下游断面的河涌污染物通量减去上游断面的河涌污染物通量,从而得出各镇、街河长管辖的河段每天新增加了多少污染物。
本期“贡献”排名主要特点
在第一次镇街污染物量化排名公布后,广州市治水办广泛收集各区、各相关部门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月的《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水质及镇街污染物排放量公示》。
1、35条黑臭河涌的河涌水质中的COD浓度和氨氮浓度,并以河涌氨氮浓度为排序依据,将35条河涌具体区分为重度黑臭、轻度黑臭和不黑不臭三个等级。
2、每条河涌流经的各镇街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各镇街在河涌总污染物排放量中所占比例。
3、COD(化学需氧量):以化学方法测量河涌中可被氧化的污染物含量,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综合反应河涌受污染程度。
4、氨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会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
COD和氨氮的浓度越高,河涌受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5、污染物排放量:指河涌在镇、街河段区间内,河涌污染物总量的增加量,主要来源于镇、街河段排放的污水(包括生活、工业、农业、养殖等),部分来自于河涌本身的底泥释放。
本期镇街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1、将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严格按照镇街河长的管辖范围进行划分,确定相邻河长的河涌交界断面。为此,水务部门在35条河涌设置了约100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
2、在河涌的交界断面测量河涌内的污染物浓度和河涌径流水量;
3、将主要污染物浓度(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浓度)乘以径流水量,从而得出该断面的河涌污染物径流通量;
4、将下游断面的河涌污染物通量减去上游断面的河涌污染物通量,从而得出各镇、街河长管辖的河段每天新增加了多少污染物。
本期重度黑臭河涌污染来源简介
1、车陂涌:位于天河区,源于水口水库,流经广州畜牧场、华南植物园、大丰农场、广州氮肥厂、车陂村、东圃圩,注入珠江。流域面积67.7平方公里,干流长度19.4公里。河涌上游主要污染来源为河涌边的城中村、农业及养殖业,河涌下游流经大型城中村——车陂村。河涌整体水质较差,部分河段存在重度黑臭情况。
2、大陵河:位于花都区,源于花都区三华村,流经大陵村后汇入新街河。河涌两岸未进行截污,下游设置集污堰将污水收集入兴华污水处理厂。河涌主要污染来源于周边城中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河涌大部分河段均为重度黑臭。
3、白海面涌:位于白云区,源于磨刀坑水库,流经永平、嘉禾、太和、均禾后注入流溪河。永泰涌、红路支流、茶园岗支流、琏窿支流、龙归支流为其支涌。河涌污染主要来源于涌边众多的工业园及工业企业。河涌上游河段水质良好,末端河涌水质恶化为重度黑臭。
4、棠下涌:位于天河区,源于天河区棠下街,流经天园街,员村街后注入珠江。河涌污染来源为上游城中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河涌部分河段为重度黑臭,目前正在开展处理整治。
在本期“贡献”排名中,天河区车陂涌、花都区大陵河、白云区白海面涌、天河区棠下涌水质达到了重度黑臭标准,这四条河涌相比其他河涌而言受到的污染严重、水质更差、“贡献”较大。广州市水质监测中心副站长孙雷表示:“这一排名并不是要追责,而是要倒逼治理。前几次公布的污染总量可以认为是各街镇的‘底数’,我们的要求是减存量、抑增量,污染排放量要逐月递减,河长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削减污染物。”他表示,根据这一排名,各个河长可以采取八大措施来抑制污染物排放:堵污水、查偷排、拆违建、清理垃圾、河道清淤、改善河涌生态、加强沿岸管理、动员辖区内群众等。
目前,广州市正按照国家住建部要求,践行“控源动真格、管理上水平、工程抓进度、城中村治污攻坚、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等治水新思路,大力推进35条黑臭河涌整治工作。通过全面公布“35条黑臭河涌镇、街河长污染物排放量化排名”,下一步广州市治水办还将重点督办污染物排放量位于前列的镇、街河长,有针对性的削减消除河涌污染来源,进一步理顺河涌管理机制体制,提升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城中村治污攻坚战,确保完成2017年全面消除35条黑臭河涌的治理目标。
“涌水清,百事兴”。治水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彻底解决的事情。广州市治水办表示;治水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广州发展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与广大市民一起携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迎难而上,共同开创治水工作新局面。
 
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水质及镇街污染物排放量公示
2017年2月
序号 行政区 河涌名称 河涌水质(mg/L) 污染物排放总量(kg/d) 流经镇、街 名称 镇、街河长负责人 镇、街污染物排放量(kg/d)
氨氮浓度 COD浓度 COD排放量 氨氮排放量 COD排放量 COD贡献 氨氮排放量 氨氮贡献
1 天河区 车陂涌 27.0 86 22467.7 7115.0 棠下街、黄村街 谢长林、邹松珍 7315.7 32.56% 959.2 13.48%
棠下街、新塘街 谢长林、俞杰 3760.1 16.74% 1597.4 22.45%
凤凰街 易莉莉 3744.4 16.67% 416.0 5.85%
车陂街 杨建新 3403.1 15.15% 1583.5 22.26%
长兴街 李永辉 2097.7 9.34% 1702.1 23.92%
龙洞街 王俊 1365.7 6.08% 715.7 10.06%
棠下街 谢长林 781.1 3.48% 141.1 1.98%
2 花都区 大陵河 22.3 57 1477.4 578.0 新华街 李炳威 1477.4 100.00% 578.0 100.00%
3 白云区 白海面涌 18.7 32 4142.0 2581.9 嘉禾街 黄绍桂 1947.4 47.02% 675.6 26.17%
太和镇 徐蕊 1218.9 29.43% 821.3 31.81%
均禾街 郭惠华 753.1 18.18% 882.2 34.17%
永平街 邢家法 222.5 5.37% 202.8 7.86%
4 天河区 棠下涌 17.0 63 4895.0 1113.9 天园街 卓山青 1905.2 38.92% 531.8 47.75%
员村街 林维香 1617.0 33.03% 353.7 31.75%
棠下街 谢长林 1372.8 28.04% 228.4 20.50%
5 荔湾区 河沙涌 14.5 64 967.7 219.2 桥中街 刘扬彦 967.7 100.00% 219.2 100.00%
6 荔湾区 秀水涌 13.7 42 825.0 330.6 石围塘街 郭军勉 825.0 100.00% 330.6 100.00%
7 白云区 沙坑涌 13.4 29.2 8210.7 2797.5 太和镇 徐蕊 7625.7 92.87% 2399.0 85.75%
人和镇 杨敏华 585.0 7.13% 398.5 14.25%
8 增城区 永和河 13.1 38 4928.3 1854.1 新塘镇 袁成光 2232.6 45.30% 1061.7 57.26%
永宁街 冯德毅 1083.8 21.99% 438.7 23.66%
9 黄埔区 永和街 王伟峰 1611.9 32.71% 353.7 19.08%
10 天河区 猎德涌 12.3 46 4194.8 1270.5 冼村街 李回生 2135.8 50.92% 772.2 60.78%
猎德街 黄卓丰 1610.0 38.38% 223.5 17.59%
石牌街 徐佳 261.8 6.24% 214.3 16.87%
林和街 龚维 187.2 4.46% 60.5 4.76%
11 花都区 雅瑶涌 11.6 36 983.4 1106.4 新雅街 杨元师 983.4 100.00% 1106.4 100.00%
12 花都区 雅瑶支涌 11.0 57 2107.6 383.2 新雅街 杨元师 2107.6 100.00% 383.2 100.00%
13 白云区 石井河 9.40 31 16110.0 5512.7 松洲街、同德街 官长根、舒振文 6490.3 40.29% 2669.1 48.42%
白云湖街 李海东 6372.4 39.56% 1089.8 19.77%
石井街 范国雄 2073.6 12.87% 1551.5 28.14%
均禾街 郭惠华 1173.7 7.29% 202.3 3.67%
14 荔湾区 牛肚湾涌 8.95 31.6 1571.8 367.3 茶滘街 梁治国 1571.8 100.00% 367.3 100.00%
15 花都区 天马河 8.78 26.6 8189.4 2463.8 新华街 李炳威 4252.9 51.93% 1535.0 62.30%
秀全街 陈耀斌 3936.5 48.07% 928.8 37.70%
16 荔湾区 滘口涌 7.81 20.8 675.1 205.3 石围塘街 郭军勉 675.1 100.00% 205.3 100.00%
17 荔湾区 驷马涌 7.34 19.7 816.6 327.5 南源街 张清波 479.6 58.73% 254.2 77.61%
彩虹街   337.0 41.27% 73.3 22.39%
18 荔湾区 五眼桥涌 7.27 18.8 382.4 519.2 石围塘街 郭军勉 382.4 100.00% 519.2 100.00%
19 荔湾区 地铁A涌 6.67 27.7 274.3 32.2 冲口街、茶滘街 梁治国、吴伟辉 274.3 100.00% 32.2 100.00%
20 荔湾区 荔湾涌 6.05 15 205.7 140.4 昌华街 吴永祺 205.7 100.00% 140.4 100.00%
21 海珠区 海珠涌 5.88 18.6 2414.6 1520.6 龙凤街 李满红 1041.5 43.13% 378.6 24.90%
沙园街 凡宝成 858.0 35.53% 660.7 43.45%
新港街、素社街 谭沛文、庄婷婷 273.4 11.32% 294.7 19.38%
昌岗街、江南中街 黄春风、朱俊学 241.7 10.01% 186.7 12.28%
22 荔湾区 西郊涌 5.57 20.5 368.3 147.0 桥中街 刘扬彦 368.3 100.00% 147.0 100.00%
23 荔湾区 沙基涌 5.57 23.6 281.2 116.7 多宝街 刘文浩 281.2 100.00% 116.7 100.00%
24 海珠区 土华涌 5.2 33 685.6 124.5 华洲街   409.4 59.72% 60.0 48.18%
南洲街 区俊东 276.2 40.28% 64.5 51.82%
25 黄埔区 双岗涌 4.26 22.7 1108.5 359.8 红山街 罗志钊 1108.5 100.00% 359.8 100.00%
26 荔湾区 地铁C涌 4.24 17 105.0 32.4 冲口街、茶滘街 梁治国、吴伟辉 105.0 100.00% 32.4 100.00%
27 荔湾区 地铁B涌 4.18 15 281.2 78.1 东漖街、茶滘街 梁治国 112.5 37.35% 31.0 41.50%
茶滘街 廖浩萍、梁治国 168.7 135.36% 47.0 266.95%
28 花都区 兴华涌 4.06 15 380.6 208.4 花城街 黄志宇 380.6 100.00% 208.4 100.00%
29 花都区、 白云区 白坭河 3.92 21.9 12640.8 6349.9 炭步镇、江高镇 童志辉、李海东 6362.4 50.33% 2510.8 39.54%
花都区 赤坭镇 邱崇达 3181.9 25.17% 1092.5 17.20%
秀全街 陈耀斌 3096.4 24.50% 2746.6 43.25%
30 荔湾区 西漖涌 3.89 15 879.4 257.6 茶滘街 梁治国 879.4 100.00% 257.6 100.00%
31 黄埔区 珠江涌 3.78 34.3 6657.8 1066.6 鱼珠街 熊义民 5101.1 76.62% 655.1 61.42%
黄埔街 黎广宁 1556.8 23.38% 411.5 38.58%
32 黄埔区 乌涌 3.27 23.8 5929.3 2570.5 大沙街、文冲街 邓奕中、黄建强 4498.9 75.88% 1158.5 45.07%
黄埔街 黎广宁 857.9 14.47% 922.9 35.90%
联和街 林艳 572.6 9.66% 489.1 19.03%
33 花都区 新街河 2.84 30.2 11463.8 1945.0 新华街、新雅街 李炳威、杨元师 11463.8 100.00% 1945.0 100.00%
34 花都区 田美河 2.7 20.6 1311.2 184.5 花城街 黄志宇 1311.2 100.00% 184.5 100.00%
35 白云区 江高截洪渠 - - - - 江高镇 李海东 - - - -
备注: 1、江高截洪渠进行河涌整治,涌内河水断流,本次数据不进行评价
2、以河涌氨氮浓度为排序和判定依据,表中红色区域为重度黑臭河涌、橙色为轻度黑臭河涌、绿色为不黑不臭河涌。
3、氨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会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
4、COD(化学需氧量):以化学方法测量河涌中可被氧化的污染物含量,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综合反应河涌受污染程度。
相关附件